媒體報道
中國煤炭報| 一名礦工女兒的初心與夢想——記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陜煤澄合董礦分公司運行隊技術員張蕾
中國煤炭報 2021年6月1日 五版
一名礦工女兒的初心與夢想
——記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陜煤澄合董礦分公司運行隊技術員張蕾
她出生在礦區,父親曾是陜煤澄合礦業董礦分公司安監科信息站站長,母親曾是礦職工浴池一名普通的女工。她和父親是校友,都是西安科技大學的本科畢業生。
2013年畢業那年,她本可以選擇到高新科技企業上班?;蛘吡粼谖靼策@些年輕人喜歡的大都市奮斗。但她卻在煤炭企業形勢低迷的特殊關頭選擇回到生養自己的礦山,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為這片生她養她的礦山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她,就是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陜煤澄合董礦分公司運行隊技術員張蕾。
傳承勞模精神,矢志建設現代化智能礦山
張蕾出生于1990年。剛參加工作就在運行隊當見習技術員。運行隊擔負著礦井生產供電,工業、生活用水,浴池樓供暖,井下通風及四大機械設備的操作、檢修、維護等重要工作,涉及設備多、范圍廣。作為一名技術員,她要把每一項工作技術措施都考慮得面面俱到,只有這樣,才能讓職工操作起來不走偏路。
“還記得剛來礦上的第一年,因為圖紙畫得太‘學術’,工人師傅們看不懂,我還得專門給大家講解一遍。慢慢熟悉后,發現按照他們的理解方式,只需要一張直觀圖,就可以收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省去了講解的過程。”面對在“象牙塔”里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工作實際無法“接軌”這一難題,張蕾換上工服,拋下技術員身份,給工人師傅們打起了下手。每天下班后,她繼續泡在礦圖書室兩三個小時,研讀《煤礦電工技術》《煤礦提升機械維護》等專業書籍……短短3個月時間,她就熟悉并掌握了日常工作,成功完成了從大學生到技術員的角色轉變。
“我們一開始都覺得,一個女娃娃來隊上就是混日子的。但沒想到,她不僅有專業理論知識,動手能力還很強,經常給我們指導技術,大家佩服得不得了。”一提到張蕾,該隊檢修班長馬斌豎起了大拇指。
2017年,為積極響應國家環保工作要求,董礦分公司啟動了鍋爐改造工程。當時,離供暖期已不足2個月。面對工期緊、任務重這一現狀,張蕾沒有退縮,主動與隊干討論對策,積極與廠家對接,邀請專家到現場指導,有條不紊地實施了舊鍋爐拆除計劃、新設備選型、改造安裝計劃、安全措施制定等各項工作,提前10天完成了改造工程,如期為職工浴池供暖。
參加工作8年來,她先后編制了地面壓風管路改造、1號2號西河主扇更換電機、排矸井絞車更換星形輪等一系列安全技術措施,參與完成了地面變電所改造、主通風機改造、排矸井絞車房改造等工程項目,助力礦井加快“一優三減”“四化建設”工作步伐。目前,董礦變電所、壓風機房、主扇房等設施設備均已實現無人值守。
“我小時候就經常聽我老爸說全國勞模趙伯璧的事跡,工作后,又和我礦的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劉曉寧多有接觸,她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張蕾說,董礦是有著40年發展史的老礦井,她是喝著礦山水長大的,“作為礦山女兒,沒有理由不為老礦井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踐行“三牛精神”,為安全生產助力護航
“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高空作業危險在,一定要系安全帶。”……這些是張蕾為工友們編寫的安全快板、“安全生產七言詩”中的內容。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張蕾始終把工友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她說,“我能做的,就是時刻提醒職工做好安全防護。只有他們安全了,他們的小家才能幸福,董礦這個大家才能高質量發展。”
逢年過節或是“安全生產月”等安全專項活動期間,張蕾都要擠出時間參加礦女工協管工作,到井口為職工送綠豆湯、表演安全快板、送平安紅腰帶。
有一段時間,壓風工董建林經常出現記錄填寫漏項、不穿防護服等一般“三違”現象。張蕾及時組織隊上的女工協管員到他家里做思想工作,叮囑他的妻子吹好“安全枕邊風”;充燈工賈恩會因年齡偏大、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安全全員考試總是不達標,她便每天利用班后十分鐘時間,給賈恩會“開小灶”,講題型,講記憶方法,確保了運行隊全員安全考試合格率達100%。
壓風機房、主扇房、絞車房、變電所、供暖房、充燈房……這些幾乎遍及礦區每個角落的工作區域,是張蕾每天必須巡檢的地方。工具是否完好、物資是否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擺放,現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職工作業時的站位是否正確……大小問題都逃不過她的“火眼金睛”。
“馬叔,戴防護眼鏡是為了保護咱自己的身體,不要嫌麻煩。”檢修班馬斌在打磨切割作業時不愛戴防護眼鏡,張蕾便一次次不厭其煩地提醒。
“張蕾的母親也是我們公司的女工協管員,退休后還堅持做了幾年家屬協管員。張蕾受她母親的影響,對安全協管工作非常熱心,深受職工喜愛。”董礦分公司女工主任閔娟麗說。
發揮巾幗標兵作用,全力打造礦山“夢桃小組”
“推動智慧礦山建設,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帶動大家共同朝著這個目標奮斗。”運行隊共有女工17人,是全礦女工最多的一個區隊。張蕾說,她的夢想就是把區隊每個女工班組都打造成“高標準、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搶困難、送方便”的礦山“夢桃小組”,不讓一個姐妹掉隊,為澄合打造百年企業貢獻巾幗力量。
為進一步提高運行隊職工的整體素質,張蕾堅持發揚“每周3次班后練兵40分鐘”的優良傳統,為職工傳達各級文件精神和相關政策,組織學習高空墜落、電弧燒傷、火災、觸電、礦區大面積停電等各類事故案例。為提高變電女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她現場對每名女工進行實操培訓,不斷縮短倒閘操作時間。
“張蕾雖然年齡比我小,但干起工作來膽大心細,是我們女工學習的榜樣。”提起張蕾,充燈班班長曹麗萍夸獎道。
在一次巡檢中,張蕾發現一名維修工正在拆卸燈架,準備更換新部件,她仔細查看后建議用砂紙打磨正負極接口和連線,既節省了材料,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件事讓曹麗萍對這位年紀輕輕的女技術員由衷地佩服。
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煤礦建功立業優秀畢業生、陜西省五一巾幗標兵、陜煤集團首屆十大杰出巾幗標兵……近年來,張蕾以“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的速度快速成長。面對榮譽,她說:“我想帶著父親的初心和勞模的使命,打造一個澄合巾幗示范崗,就像‘夢桃小組’那樣,讓澄合打造百年國企的夢想在我們這一輩的不懈奮斗中實現。”(薛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