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要聞
黃陵礦業:“四個紅色”讓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黃陵礦業公司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用好用活紅色資源,積極開展訪紅色足跡、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誦紅色經典“四個紅色”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走深走實。
在路上,尋訪紅色足跡
黃陵礦業公司位于延安南部的黃陵縣店頭鎮,周邊紅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黨員干部們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紛紛走進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在感動感悟中傳承發揚紅色基因。
5月13日上午,迎著7點的朝陽,黃陵礦業公司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活動駛向馬欄革命舊址,這一路,有革命故事的誦讀,有經典作品的分享,有歷史影片的感動……該公司領導、支部書記共20余人開啟了一段“學習黨史強信念 不忘初心跟黨走”的“紅色旅程”。在馬欄革命舊址,黨員干部們在革命紀念碑前敬獻花籃、重溫入黨誓詞,在紀念館中參觀學習、深刻感悟“馬欄精神”,接受了一次生動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莊嚴而堅定的入黨誓詞不僅回蕩在馬欄革命舊址,瑞能煤業還把這“誓言”帶到了洛川革命舊址,機電公司把這“誓言”帶進照金革命根據地,鐵運公司讓它在直羅鎮戰役紀念館響起……黨員們參觀革命舊址、聆聽革命歷史,尋訪紅色印記,弘揚永不磨滅的紅色精神。
吃水不忘挖井人,回歸實地秉初心。黨員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延續革命先輩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斷突破,不斷創新,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把紅色故事講給你聽
5月21日一早6:00,二號煤礦掘進二隊黨員葉占峰坐上最早的一班通勤車,今天,他將作為黨員代表在“微課堂”上為大家分享長征路上紅三軍團第六師十七團一連炊事班用生命為戰士點燃希望的故事。
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走心走深走實,讓黨員們真正坐得住、聽得懂、學得進,黃陵礦業各級黨組織創新學習平臺,紛紛開設“紅色課堂”“早間晨讀”“現場分享”等,讓每一名黨員都成為學習黨史和宣講黨史的主角,用職工喜聞樂見的“紅色故事”為黨史學習教育增添暖色調,注入新活力。
4月份,該公司面向全體干部職工,組織了一次以“慶祝黨的百年華誕,我與黨共成長”為主題的“紅色故事”征集活動,包括了我的入黨故事、我的“紅色之旅”、我的讀書觀影感悟以及優秀黨員先進事跡等多方面的內容,用“身邊人、身邊事”展示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與黨、與企業共成長的動人瞬間,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勇擔時代重任、投身企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共征集到“紅色故事”68篇,其中《紅色土地上的紅色傳奇》被評為中煤政研會“講黨的好故事,把黨的故事講好”征文一等獎。
“一封家信、一次戰役、一個英雄……故事往往能直擊心靈,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更容易接受、更容易銘記。”一號煤礦掘進三隊黨支部書記賀小銳說道。
最美的歌兒獻給黨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5月19日下午,雨后的瑞能煤業天藍地綠,干部職工們清脆的歌聲在橋山腳下響起,映著背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巨幅壁畫,唱出了新時代礦工的感恩與激昂,獲得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第十八巡回指導組以及現場人員的陣陣掌聲。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萬水千山最美中國道路”……5月份以來,黃陵礦業公司掀起唱紅歌熱潮,職工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一首首紅歌悠揚婉轉,一句句頌詞慷慨激昂,唱出了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
紅歌,是革命實踐的真實寫照,也是革命年代的精神營養。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黃陵礦業創新黨史學習教育載體,正在組織籌備職工紅歌會,用職工自己的歌喉詠唱經典紅歌,深情回顧黨的奮斗歷史,熱情謳歌黨的光輝業績,為黨的生日獻禮。
“紅歌不但產生在革命戰爭年代,也產生在新時代,這是對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的繼承和延續,我們要以新時代主人翁的姿態,唱響時代的主旋律!”礦業賓館黨員劉超說道。
讓紅色經典“聲”入人心
春光美如斯,正是讀書時。走進黃陵礦業一號煤礦,職工們的笑聲、歌聲、讀書聲縈繞耳畔,大家還沉浸在紅色經典誦讀比賽的濃厚氛圍中。
“念念不忘的,是黨的教誨,永遠銘記的,是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朗誦者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的聲音回旋在觀眾耳畔。為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近日,黃陵礦業公司各單位都在積極組織職工誦讀紅色經典,通過形式多樣的誦讀,使廣大干部職工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接地氣、更“聲”入人心。
“重溫紅色經典,我深深地被先輩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打動。身處和平年代,我們有義務讓更多的人知道革命先輩的故事,有責任將他們的精神發揚光大。”一號煤礦掘進五隊參賽選手徐勝利說道。
據悉,黃陵礦業公司將于6月初舉辦一場紅色經典誦讀比賽,展現干部職工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風貌,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效果,凝聚起“永遠跟黨走”的前行力量。(李金玲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