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陜西日報| 煤價拉漲 陜西出實招保供穩價
陜西日報 2021年5月27日 5版
煤價拉漲 陜西出實招保供穩價
本報記者 楊曉梅
今年3月中旬開始,陜北動力煤的長期用戶山西大唐國際運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燃料經理王文濤就感受到煤炭市場的不同尋常。“煤價一路上漲,優質動力煤價格曾一度逼近千元/噸大關。”5月21日,王文濤告訴記者。
面對煤炭價格接連上漲,為保供穩價,產煤大省陜西實招頻出。5月21日,最新一期陜西煤炭價格指數(SCPI)周報顯示:陜西煤炭綜合價格指數為277.0點,環比下跌11.1點,對應陜西煤炭綜合價為725元/噸,環比下跌29元/噸。陜西動力煤價格為722元/噸,環比下跌56元/噸。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迎峰度夏時間節點臨近,煤炭供需格局以及價格仍面臨嚴峻考驗,持續、扎實做好保供穩價工作,仍是能源生產消費工作重中之重。
需求旺盛 淡季不淡
“常規來說,受停暖、南方雨水增多水力發電量增加等因素影響,每年二季度是用煤淡季,煤炭價格會有所回落。”5月20日,省發展改革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部分電廠在此時段進行檢修。”
出乎意料的是,今年第二季度,煤炭價格不但沒有回落,反而頻頻拉漲,尤其是進入4月后,煤炭期貨價格創8年來新高。陜西煤炭價格指數(SCPI)周報顯示:4月2日,陜西煤炭綜合價為561元/噸,環比上漲64元/噸,同比上漲169元/噸,其中榆林地區6000大卡動力煤現貨價格超過600元/噸。到5月14日,陜西煤炭綜合價漲至754元/噸,榆林地區6000大卡動力煤價格超過850元/噸,環比上漲181元/噸。
“短期內煤炭價格快速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工業經濟復蘇明顯,煤炭需求量增加。”省能源局工作人員說。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煤炭消費同比增長15.8%,呈快速增長態勢。其中,電煤消費同比增長20.6%,對煤炭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2.6%,建材用煤同比增長39.7%,貢獻率達17%。進入4月后,全國工業生產延續穩定恢復態勢,電力生產持續較快增長,加之受今年來水偏枯因素影響,水力發電量增長緩慢。
煤炭市場需求旺盛,但資源供應偏緊。前4月,全國總計生產原煤12.9億噸,同比增長11.1%,進口煤炭9013萬噸,同比下降了28.8%。“環保督察及安全檢查收緊,致使煤炭資源供應量有限。而且水電出力不足,致使火力發電負荷持續高位,火電企業耗煤量居高不下,庫存急劇下降,用戶補庫意愿強烈。”省發展改革委運行辦工作人員說,“此次價格波動較大的主要是高熱值的優質煤,這部分煤炭可以帶動低質煤炭及原料煤的摻配,資源較為稀缺。”
陜煤運銷集團市場營銷部經理李衛華表示,此輪煤價迅速上漲,也與國際貨幣政策寬松,導致輸入性通貨膨脹有關。“社會資本進入煤炭市場‘炒作’,制造了市場恐慌,擾亂了正常供應秩序。”李衛華說。
增產增供 彌補供應“缺口”
“盡管煤炭市場供應偏緊,但陜煤集團一直穩定供應,我們正常生產進度未受影響。”王文濤說,公司與陜煤集團保持合作關系10多年,每年在陜北地區購買100萬噸左右優質動力煤。
陜煤集團是陜西煤炭行業龍頭企業。2020年,陜西全年煤炭產量為6.79億噸,其中陜煤集團生產1.95億噸。面對近期煤炭價格非理性上漲,5月16日,陜煤集團緊急召開煤炭產能釋放與保供穩價專題會議,要求所屬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統籌檢修輪班,分類下達引導性增產任務,重點要求陜北千萬噸級安全高效主力礦井能產盡產,擴大市場供應量,并要求各礦區全面提升儲裝運設施水平,提高裝車速度和取、送車效率,加快運輸周轉,提升跨區域保供能力。
5月22日,走進陜煤集團陜北礦業公司各生產礦井,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井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開足馬力,主膠帶運輸機運轉不停……
釋放優質產能增產增供,陜西責任重大。陜西煤炭產量位居全國第三,所產煤炭主要以鐵路運輸方式,直接供應下游用煤企業,所以陜西產地煤炭市場波動的影響更加直接。
據省發展改革委工作人員介紹,陜西加強煤炭生產調度,同時加大對西南、“兩湖一江”(湖北、湖南和江西)等有缺口地區的煤炭供應。前4月,陜西煤炭產量達2.23億噸,同比增長16.88%;煤炭銷量2.11億噸,同比增長18.56%;通過浩吉鐵路發往“兩湖一江”的煤炭量同比增長110%。
與此同時,陜西加快煤礦建設和產能核增工作。目前,彬長雅店煤礦、榆林常樂堡礦業、神木錕源礦業建成試運轉,釋放產能640萬噸/年。神木惠寶煤礦、榆林神樹畔煤礦、大柳塔東川煤礦核增330萬噸/年產能方案也已獲批。
穩價保供 煤炭市場價格漸趨平穩
“最近一周,煤炭價格有所回落,我買的塊煤每噸700多元。”長期在榆林地區進行煤炭買賣的郄文玉說,“市場基本平穩,不再是一天漲三次價。”
榆林市是陜西煤炭主產區。針對地區煤價過快上漲,該市連續召開“六穩”“六保”及穩煤價調研座談會、抑制煤價過快上漲工作部署會議,集中約談煤炭企業負責人,并成立4個調查組,對非法生產經營、哄抬煤價、不履行中長期合同等行為進行督導……5月24日,榆林市煤炭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榆林地區煤炭價格大幅回落,每噸最高降幅達130多元。
引導煤炭市場價格理性回歸,陜煤集團重點提升電煤中長期合同兌現率,并嚴格執行中長期合同“基礎價+浮動價”定價機制,大力推進煤炭運輸“公轉鐵”,并下達硬性火車裝車任務,安排個別礦區暫?;蛳蘖夸N售地銷煤,集中優質資源全力保證火車發運……
鐵路運輸是陜西煤炭外銷和中長期合同用戶的主要運輸方式。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的80%以上,規模以上電力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年度煤炭使用量的75%。因此,嚴格執行中長期合同定價機制,提高煤電企業中長期合同兌現率,提升鐵路運力,對穩定煤炭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據統計,前4月,陜西煤炭外銷出省約1.2億噸,其中煤炭鐵路外運出省約9000萬噸,同比增長30%。2021年,我省簽訂確認鐵路運力的國家監管煤炭中長期合同1.33億噸,同比增長20%。截至4月底,陜西煤炭中長期合同兌現率約為90%,基本完成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的月度兌現率80%、季度兌現率90%的目標要求。
從陜煤集團公開發布的中長期合同價格來看,前4月,陜北礦業5500大卡動力煤鐵路中長期合同價格在425元/噸上下浮動,彬黃礦區5500大卡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在460元/噸上下浮動,其他礦區5000大卡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平均價格在400元/噸上下浮動,中長期合同價格始終保持在綠色運行區間。
據了解,目前省發展改革委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作部署,督促各地持續做好煤礦復工復產和優質產能釋放工作,保障煤炭有效供給,并加強運行監測,會同鐵路部門優化運輸組織,加大煤炭中長期合同兌現監督檢查力度,努力引導市場價格理性回歸,進一步發揮煤炭在經濟運行中的“壓艙石”和“調節器”作用,保障煤炭市場穩定和用能安全。